做跨境常见的三种店铺类型。
做跨境最有意思的点就是,不同地区的电商平台往往处于完全不同的发展阶段。
有的市场已经相当成熟,有的则刚刚起步,还处在"野蛮生长"的阶段。
这就导致各个平台的政策差异很大,而我们要做的,就是摸清这些规律。
一般来说,跨境电商平台会经历三个发展阶段,对应着三种不同的店铺类型,跨境直邮店、跨境店和本土店。
我们先说跨境直邮店,以刚开放的日本市场为例,跨境直邮店是最常见的类型。
跨境直邮店允许卖家直接从中国发货,用中国公司主体入驻。
虽然物流效率不高,但在平台刚开新区时,这反而是最实用的模式。为什么?因为新区最缺的就是商品。
这时候平台会给到惊人的扶持政策,在日本站,上架100个商品就能获得1万日元奖励,上满500个商品更是能拿到2.5万日元。
除此之外,还有运费补贴等优惠政策,简单来说,这个阶段只要你能上架商品,平台就给你流量和订单,甚至倒贴钱让你卖货。
不过要注意,这种红利期通常只有3个月左右,随着平台规则逐步完善,大量违规或打擦边球的店铺会被集中清理。
所以在这个阶段,既要抓住机会快速起量,又要避免踩坑。
第二种是跨境店,当平台完成冷启动后,就会进入跨境店阶段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跨境POP或跨境自运营。
这类店铺虽然仍可以用中国公司注册,但要求必须在目标国家本土发货。
比如做美国站就要在美国发货,做日本站就要在日本发货。
跨境店有几个明显特征,第一是类目限制,和淘宝天猫一样,只能经营单一类目。
第二是保证金制度:通常需要缴纳3000-3500元人民币的保证金,美国站500美元,日本站7万日元。
跨境店的劣势是流量尴尬,在成熟市场如美国,跨境店的自然流量很少。
这种店铺类型比较"鸡肋"——说它不能用吧,确实能用,说它好用吧,又确实不太好用。
我们一般只把跨境店作为测款渠道或店群补充,很少作为主力店铺运营。
第三种是本土店,本土店也分为两种,比如美国有纯血的本土店,也有中国公司的ACCU店。
当平台发展到成熟阶段,本土店就会成为绝对主力,以日本站为例,本土店要求必须用日本公司注册,并在日本本土发货。
本土店的优势很多,一个是无类目限制,想卖什么就卖什么,当然有些类目需要资质,其次是不用交保证金。
在一个平台但凡冷启动完成之后,只有本土店才能获得稳定自然流,因为只有本土店才能保障用户时效和体验。
另外,只有当地的政策菜哦会保障地区利益,促进当地就业和税收,受政府欢迎。
最后是货品流转效率更高了,因为在当地有海外仓,整体的服务质量都上去了。
说到底,电商平台的终极形态一定是本土化,跨境直邮店和跨境店在长期竞争中,注定打不过本土店。
这就像一场马拉松,前期可能各有领先,但最终胜出的永远是本土化运营的选手。
给卖家的建议,在新市场开放时,优先布局跨境直邮店,快速吃透红利,平台进入稳定期后,要开始筹备本土店转型。
跨境店可以作为过渡期的测款工具,但不宜作为主力,长期来看,本土化运营是唯一可持续的发展路径。
记住,做跨境电商就像参加一场接力赛,要懂得在不同的赛段切换不同的跑步策略。
只有顺应平台发展阶段,及时调整店铺类型,才能在这个赛道跑得更远。
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,关注疯狂的美工官网,每天分享不同的电商圈动态~
转载说明:欢迎转载本站所有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《疯狂的美工装修助手网站》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mgzxzs.com/tbtmxw/12417.html